Monday, February 5, 2018

投資基本功(七) Part 2 - Diluted EPS (稀釋後每股盈餘) 和 Pro forma earnings (備考盈利)

這一篇我想再深入一些講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上關於盈利一環多用的掩眼法﹕

Diluted vs Basic Earnings Per Share
攤薄每股盈利和基本每股盈利有甚麼分別?每個股東都是其中一位business owner,而公司膁到的盈利每人該獲分多少是取決於你的持股數目除以總已發行股數(Number of outstanding shares)。你自己當然很清楚自己持有多少股票,不過已發行股數是一個很飄忽的數字,它會被以下很常見的因素影響﹕
1. 回購計劃 (Share repurchase) – 公司有多餘的現金時有時會買入自己的股票,去減低已發行股數,令EPS上升,推動股價上升,叫做回饋股東云云。

2. 可換股債券 (Convertible bond) – 如果公司有發行可換股債券的話,如果股價大幅上升,債券持有人會把債券轉換成股票,令已發行股數上升。

3. 公司員工的期權/折扣買公司股票計劃 (Employee stock option / share purchase plan) – 很多公司有發行公司股票期權給高層甚至所有員工,在這些期權到期時,公司往往要發行新股或者在市場買入股票去分配給參與的員工。


基本每股盈利便是只計算現時的已發行股數,而攤薄每股盈利便是把以上公司已經承諾但未有變成股票的數目也加進去。這就好像有錢人分身家時,幾個子女突然發現原來亞爸還有一個私生子,亞爸的身家是固定的,卻多了人一起分,那當然不是好事。

以分析股票來說,我只會看攤薄後每股盈利。

Pro forma earnings
Pro forma earnings 叫備考盈利,即是只供參考的盈利。這和Non-GAAP 和前文提到的EBITDA有異曲同工之妙,便是公司管理層想把一些不利的因素排除在業績之外,稱這些不符合國際會計標準(GAAP)的會計入帳方法才能夠清楚表達出公司財務實況。的確,我們不能排除全球統一用於所有行業大小公司的GAAP有時候不能準確反映某些行業的特殊情況,又或者該年度有特殊重大單一事件影響,不過太多時候這些手段往往被管理層用作誤導股東為多。就好像有人說,如果當年我不是怎麼怎麼的話,現在我該怎樣飛黃騰達了,你也會覺得他講廢話吧。在現實世界裏,從來都是results-oriented,沒有what-if。



我的建議是永遠先看GAAP 數字,因為那一份才是獨立會計師審核的報表。然後才看管理層希望我們看的Pro forma / Non-GAAP / EBITDA / Earnings from continuing operations。如果分歧大的話,便要認真研究箇中原因,看看管理層是否有心隱瞞某些事情。

舉一些例子去講管理層的pro forma earning 有多自欺欺人,曾經有不同美國上市公司滙報pro forma earning 是假設﹕
- 沒有支付一億五千九百萬美元的優先股股息

- 沒有為員工行使的公司股票期權支付一億九千三百萬美元的稅項

- 沒有支付四百萬美元的薪資稅﹑沒有炒股票虧損七百萬美元和沒有為收購合併的goodwill撇帳二十五億美元﹗﹗﹗

你評一評理,這些公司跟那些終日在說自己如果當年怎樣的話,今天會有多威風的人是否一樣無賴?

延伸閱讀:
投資入門基本功 - 目錄

想看更多? - Like 大投行小人物 - 投資基本功 Facebook專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