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6, 2017

Coco bonds 是甚麼?它們能夠解決Too big to fail 銀行的問題嗎?

金融海嘯發生了已經近十年,到另一個泡沬已經形成的今日,各國的監管機構終於推出它們認為可以妥善解決Too big to fail 巨無霸銀行需要政府動用納稅人的錢打救的問題。究竟這個萬眾期待,經過十年各國專家精心後橫空出世的新產品有多厲害?

由G20國家組成的FSB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發出了新指引,銀行需要符合TLAC (Total Loss Absorbing Capacity)的要求。這是在Basel III 下新的資本要求條件(Capital requirement)。


整個新規例的概念是要1) 減低Too big to fail 銀行之間互相利用短期借貸支持營運,因為如果一間銀行有事會拖累其他借錢給它的銀行 2) 要銀行發行TLAC合規的債券,其中一種叫做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 (COCO bonds)的債券,無風無浪時它像普通債券一樣,不過當發行銀行有事時,銀行或監管機構可以有權決定不付債息,把債券轉換成股票,把持有者從眾多債權人中排到最最最後*,甚至違約不償還本金。

說穿了,當too big to fail 銀行需要打救時,用的不再是納稅人的錢,而是傻得買了COCO bonds的投資者的錢。因為新規例限制了銀行持有其他銀行的TLAC債券的比重,所以COCOs的投資者很多會是非銀行/非金融業界。由此把金融業的風險散出去。由於COCO bonds可以在市況最差時轉換為股票,令股票總發行量增加, Earnings per share 降低,令股價下跌,對銀行股東造成損失。這些COCO bonds 曾經只有約2%年均回報。低得可憐的回報,卻要承受那麼大的風險,真的有人會買嗎?在2016年市場曾經盛傳Deutsche Bank 在重大虧損後可能拒絕支付COCO bond債息。




COCO bonds令我聯想起雷曼債券,一樣是在環境最差的時候,把一間銀行的風險擴散到社會各個角落。我想,這原意是好的,是兩害取其輕(政府還是投資者去承受損失),不過如果這些COCO bonds是被大公司(像中信泰富炒accumulator 一樣) 大手買入,或者被推銷給散戶的時候,銀行出事的餘波會造成的社會影響,又有誰可以估量?又真的會比之前少嗎?

Remark*債權人排序是當公司破產時,變賣資產後的資金償還的次序,depends on 當地法例,不過多數次序如下﹕1. 政府(稅項) 2. 員工 3. 有抵押債權人 4. 無抵押債權人5. 股東

P.S. Too big to fail banks 的學術名稱叫做G-SIBs (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

參考連結﹕
Credit Suisse對TLAC 影響的分析 – 這個講得算清楚易明的
https://www.credit-suisse.com/hk/en/articles/articles/news-and-expertise/2015/12/en/total-loss-absorbing-capacity-news-from-the-banking-capital.html

關於COCO Bond (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
https://www.financialresearch.gov/working-papers/files/OFRwp-2017-02_Europes-CoCos-Provide-Lesson-on-Uncertainty.pdf

HK01對TLAC有效性存有保留
https://read01.com/j77mKJ.html

延伸閱讀:
富可敵國的投行同事
Compliance 行業前景
30歲月入5萬 - 3個必要條件
各大銀行/投行職位空缺官方網頁連結
更多金融業的二三事

想看更多? - Like 大投行小人物 Facebook專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